想必红洞的老用户都不会对于DID陌生,红洞从开始经营的第一天就有使用DID来作为用户在区块链上的唯一标识,只不过分配给用户的DID是由用户的公钥截取而得的”随机数“整合而来,这种随机数并不太好被记住,其社交属性也就相对较弱。我们一直以来都希望用户可以使用自定义的,更简短的DID来完成链上操作,并通过更容易被记住的DID来构建自己的链上身份体系。
分布式身份标识(DID)是一种数字身份解决方案,用于在互联网上唯一标识实体或主体。DID是一种去中心化的标识系统,可以把身份数据存储在区块链上,保证身份的安全性和不可篡改性。
分布式身份标识(DID)是一种数字身份解决方案,用于在互联网上唯一标识实体或主体。DID是一种去中心化的标识系统,可以把身份数据存储在区块链上,保证身份的安全性和不可篡改性。
DID是数据可移植性(Data Portability)的载体。GDPR是可查最早的授予了用户数据可移植的权利的规定,在我国2019年发布的《数据安全管理办法》中明确规定了个人数据属于个人,个人有权将其迁移或删除。使用 DID 可以轻松地将锚定在一个目标系统上的身份迁移到另一个目标系统,DID降低了用户与系统间的摩擦,简化了用户的注册与身份认证过程,同时可以在保护用户隐私的前提下轻松的满足监管对于”了解你的客户“ (KYC) 要求。
可以说,DID是一个基础设施,一个元宇宙身份基础设施,一个既可以拥抱数据所有权叙事又可以满足监管对于产品KYC要求的技术,一个数据货币化的关键路径,一个在不久的将来人人都需要的数字资产承载主体!
如同上文中提到的,DID是每个人在WEB3中的身份凭证,接下来,我们就可以让我们的身份更加多元立体。既然WEB3是去中心化的,在脱离了中心化主体记账以后,如何认证我们每个人在WEB3世界中的所作所为?
DID与SBT、POAP等载体的融合使用可以形成强大的链上身份体系,进而有望建立跨越物理世界与数字世界的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去中心化信任体系。
灵魂绑定的Token(SBT)是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数字资产,用于将数字资产与特定的身份绑定在一起。这种绑定可以确保数字资产的唯一性和不可篡改性,同时保护用户的隐私和数据安全,SBT与我们所熟悉的NFT最大的差别是,SBT是一种不可转移的身份凭证,这使得一些如学历证明、履历证明或第三方对于个人或机构的评论都可通过SBT的形式逐步积累、沉淀到DID之上,进而形成链上声誉体系;
POAP(Proof of Attendance Protocol),即"出席证明协议",是一种管理出席某个活动的凭证,以证明持有者参加过某个线下活动或线上活动。
没错,DID是一切的基础,SBT、POAP的加入则让每个人的身份更加立体。事实上,如道链已经发行了数量可观的POAP与SBT,很多用户在过程中获得了宝贵的参与感与回忆。
阳春三月,如道链的数字身份DID马上就会面世。如道链6大共识节点及所有非共识节点、参与方,将共同发起、使用如道链生态身份标准。我们还会对对近期火热的香港WEB3形势进行探讨,探索如道链在香港的进一步发展,以及如何走向海外的原生WEB3生态。